4月21日,以“科技賦能·轉型升級 富硒茶香·幸福安康”為主題,第31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在安康市舉辦,這是安康繼去年承辦中國茶日分會場活動后,又一次承辦大型行業盛會?!栋部等請蟆穬A力推出第31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特刊,全面展現安康富硒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年,芒種正式與安康結緣,團隊在進行一系列調研后提出了“安康富硒茶,常飲常安康”的品牌口號,并設計了品牌形象、包裝、輔助圖形等一系列內容,形成了《“安康富硒茶”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2022年5月21日,由芒種團隊參與規劃的“安康富硒茶”區域公用品牌正式對外發布。經歷近一年的發展,安康富硒茶產業已從“富民之葉”走向“強市之業”。公眾號轉載《安康日報》部分文章與大家分享,以下為特刊06版文章。
安康是我國最早園栽茶樹、最早生產貢茶的地方。據《神農本草》介紹,炎帝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安康位于秦嶺以南,是神農嘗百草最近捷方便的地方之一。在茶馬貿易、征課納稅時代,安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
安康產茶歷史悠久,安康富硒茶的前身紫陽茶至少已有有3000多年歷史。茶祖神農氏在陜西形成了最早的飲茶習俗,并將“茗飲之事”推廣至大江南北,形成了舉國飲茶之風。而作為陜西茶樹最佳生長區和茶葉主產區的安康,一直處于茶樹原產地與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中間地帶。
據《華陽國志·巴志》載:“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臺雉,黃澗鮮粉,皆納貢之。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其中香茗即指茶葉。
佛教的傳入,對茶葉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古文獻載,東漢中期佛教已傳入安康。由于僧侶們講究坐禪戒酒,就在寺院旁開辟茶園,以供飲茶之需。在民間,專為進貢而興植的茶園也陸續出現。
南北朝時期,由于戰亂,大批流民涌入大巴山區,促進了山區的開發和茶葉的發展。此后數百年間,漢水流域一直比較安定——這是唐代金州成為當時有名的富庶之區的重要原因。金州境內的“西城、安康二縣山谷”(即今紫陽、安康、嵐皋一帶),成為唐朝山南茶區的一部分,陸羽《茶經》有載。朝廷還將茶葉列為僅次于金的第二位貢品。
歷史上中外聞名的“絲綢之路”,被甘、寧、青一帶紫陽茶銷區的商界人士也稱為“絲茶之路”。唐代全國茶葉產量80萬~100萬擔,而當時人口僅5000萬左右,從消費量估計,有不少茶葉是通過“絲綢之路”隨絲綢等土特產品輸出到國外。
道光廿九年(1849年),《石泉縣志》把紫陽茶、漢陰大米、平利生漆、旬陽龍須草并列為興安四大名產。紫陽毛尖成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民國《西鄉縣志》稱:“至清代,陜南惟紫陽茶有名。”因其品質優良,貢茶不誤,民國《紫陽縣志》有“每歲充貢”“茶之原質色香味較他處所產俱勝”的記載。
1952年,中國茶葉公司將紫陽茶產區范圍劃定為陜西的紫陽、鎮巴、東鄉(今四川省宣漢縣)、西鄉、安康、嵐皋,四川的萬源、城口。1957年以前,外貿部、商業部、農業部及農產品采購部一直沿用紫陽茶的名稱。1950年,西北茶葉公司紫陽支公司在紫陽河街成立,同年遷至安康,更名為安康支公司。1958年以后,紫陽茶被陜青茶名稱替代。20世紀80年代以來安康紫陽、平利、嵐皋、漢濱、漢陰等縣先后開發了紫陽毛尖系列、女媧名茶系列、龍安碧璇、安康銀峰、瀛湖仙茗、歌風春燕、天寶貢茗等名茶,引進推廣了名優茶加工機械,全市建名優茶加工廠204個,大大提高了茶葉品質,提高了各縣茶葉聲譽。90年代以來,全市各主產茶縣抓住退耕還林政策機遇,大興國家山川秀美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生態環保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快茶葉基地建設。
2018年6月“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核準注冊,標志著安康富硒茶從此得到國家法律正式保護,商標品牌價值大步提升。
一、群體種
1981—1984年,我市茶葉專家程良斌承擔并主持完成了陜西省農業廳下達的茶樹品種資源調查研究課題,根據茶樹分布的特點、栽培歷史和組成類型,將陜西茶樹地方種質資源分為七大群體,即西鄉大河壩群體、南鄭碑壩群體和寧強廣坪群體等。另有一個山陽漫川種現已滅絕。
安康境內有3個群體種:
(1)紫陽群體:紫陽群體俗稱紫陽種,是陜西省內分布面積最廣的一個群體品種,以紫陽為中心,包括嵐皋、鎮巴、安康(主產流水、嵐河,今屬漢濱區)、石泉(主產熨斗區)、漢陰(主產漩渦區)、平利、鎮坪、旬陽、以及西鄉的高川、茶鎮2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帶,茶葉產量約占全省總產量的75%。
紫陽種茶樹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茶,灌木茶,由大樹茶北移演變而成的。是我國推廣最早的30個傳統良種之一,是長期人工選擇與自然淘汰形成的傳統茶樹優良品種?!吨袊铇湓耘鄬W》介紹:紫陽種原產陜西省紫陽縣,主要分布在陜南地區,在湖南、福建、浙江等省也有少量引種。植株為灌木型,中葉類,早芽種。
20世紀60年代,安康專區茶葉試驗站在紫陽進行全國茶樹良種區域性試驗,證實紫陽種是高產、優質、抗逆性強、適應當地栽培的優良品種,應大力繁殖推廣。
紫陽種種群分布比較集中,并以中、小葉類為主。具體組成有:紫陽櫧葉種、小葉種、紫陽大葉泡、紫陽柳葉種、紫陽圓葉種、紫陽大青茶、紫芽種。
(2)白河歌風群體:分布在白河縣茅坪區低山丘陵地帶,主產地在白石河上游的歌風鄉。
(3)苦茶群體:主要分布在紫陽、嵐皋、鎮巴3縣,海拔1000~1500米的中山地帶。
調查中發現的苦茶,是當地茶農的習慣稱謂,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嶺上。據當地群眾反映,它有明顯的降血壓和治療老年人頭暈的作用。而紫芽種則是花青素較高的品種,值得進一步研究。
在1450米高山的紫陽縣斑桃鄉勝利村茶園進行物候期觀測發現,這里開采期比較低山區遲1個月,全年生長期僅150天,但芽葉生長速度比低山區快,每輪一芽三葉所需天數比低山少10天,是選育耐寒、芽葉生育快新品種的種質資源。
二、陜茶1號
安康茶區茶樹樹型以灌木型為主,樹姿以半開展為主,由于遺傳因素的影響,花和果的變異相對較小。茶樹是葉用植物,葉片的性狀如葉形、葉面積、葉色、葉尖、葉緣、葉面和葉脈等受遺傳、個體發育、栽培措施和環境條件的影響,具多樣多變的特性。
紫陽種中已經單株選育新育成了陜西第一個無性系良種陜茶1號。安康市漢水韻茶業有限公司高級農藝師王衍成,在自家門口栽培的紫陽種中選出一叢早芽型單株,經20年努力,選育出“陜茶1號” 無性系茶樹品種,2011年被陜西省農作物審定委員會、陜西省農業廳認定為省級良種,填補了陜西省無性系茶樹品種的空白,現已在全省推廣。
2010年9月26日該品種通過了陜西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管理辦公室組織的省級茶樹品種鑒定,2011年1月31日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以《陜茶登字2010001號》頒發了品種證書,陜西省農業廳《陜農業發(2011)17號》文件頒布了品種宣傳推廣的通知,正式將其命名為“陜茶1號”,確認為陜西省無性系茶樹新品種,2019年,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號為GPD茶樹(2018)610009。成為陜西省首個、全中國第9個通過國家品種登記的茶樹品種。
陜茶1號不僅填補了陜西省無性系茶樹品種空白,成為陜西省在生產上可以應用的首個無性系茶樹品種,結束了該省30多年茶園發展完全依賴引進外省品種的歷史,實現了陜西茶產業品種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實現了茶葉品種從“群體”到“純種”的跨越。此外,經中國茶學專家鑒定,陜茶1號無性系茶樹品種選育,填補了中國北部高緯度茶區優良茶樹品種的空白,項目達到中國國內同類地區領先水平。
陜茶1號內含成分豐富而獨特,屬于高氨基酸、高EGCG、低咖啡堿茶樹品種,有利于高端優質綠茶生產。采用陜茶1號制成的綠茶產品,外形勻齊,色澤翠綠,湯色嫩綠,清澈明亮,香氣清香高長,滋味鮮醇,爽口回甘,葉底嫩綠,明亮勻整,品質優異,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產品競爭力強。
一、行政措施支持
安康市委、市政府,圍繞打造中國富硒茶第一品牌的奮斗目標,加強統籌謀劃,堅持系統思維,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先后成立了市級主要領導掛帥的安康市富硒茶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安康富硒茶產業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安康富硒茶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編制了《安康富硒茶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等政策措施,為我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近年來,我市圍繞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全面推行茶葉生產全程質量標準化,制訂了《安康富硒茶》系列地方標準,按照“有標貫標、缺標補標、低標提標”的原則,推動安康富硒茶標準綜合體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加快茶樹良種化、茶園生態化、生產標準化、加工清潔化、品牌規范化的標準管控體系,實現從茶苗到茶杯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全覆蓋。
著力構建“院地合作攻關、市縣協同推廣、企業成果轉化”的茶產業全產業鏈科研創新體系,持續深化與中國農科院茶研所、云南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所高校合作,圍繞重點環節開展關鍵技術聯合科研攻關,先后爭取中、省、市立項涉茶科技項目40余項,申請發明專利25項,省級成果獎3項,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省首個、全國第九個獲國家登記的茶樹良種“陜茶1號”,填補我國北部高緯度茶區優良茶樹品種的空白。
安康位于陜西省東南部,是中國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地處南北生態氣候過渡帶,氣候溫潤,雨量充沛;秦嶺巴山橫亙南北、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穿境而過,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涵養區、是國家功能定位限制開發面積最大的地方。安康森林覆蓋率達68%,對生態環境最敏感的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四大國寶”,在安康與茶樹和諧相伴。
安康是國內外專家一致認定的“優質、環保、安全”最大的天然土壤富硒地區,被譽為“世界硒源”“中國硒谷”“全國富硒茶之鄉”,國際硒研究學會主席蓋瑞稱贊安康是“硒的天堂”。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被專家譽為“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良好的生態稟賦和豐富的有機硒資源,賦予了安康富硒茶獨具特色的保健作用,是天然補硒、健康養生的最佳飲品。
安康富硒茶是我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科學鑒定的富硒茶。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商品生產地域范圍為安康市所轄9縣區的82個鎮辦。安康富硒茶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安康富硒綠茶,綠茶長久以來都是安康茶產業的首位產品,也是發展最成熟的茶葉品類,安康地區所產鮮葉,芽頭肥壯,酚氨比適中,制成綠茶后,其品質特征:條索緊直挺秀顯毫,色翠綠,香氣嫩香高爽持久,湯色嫩綠清亮,滋味鮮爽,回味甘甜,葉底嫩綠明亮。
安康富硒紅茶,2010年全市各縣區均開始試制紅茶,產品特征,外形條索緊結,細長完整,毫尖金黃。干茶顏色烏黑潤澤,勻凈度好,沏泡后,茶香鮮嫩馥郁,似花、似果、似蜜,高銳持久,茶湯紅艷明亮,葉底細嫩柔軟紅亮。入口后,滋味濃醇鮮爽嫩甜,回甘而持久,令人回味無窮。
安康富硒白茶,安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白茶生產,清光緒九年的貢茶信票所載安康白茶已成貢品。自2012年開始,全市已有部分縣區開始規模生產富硒白茶,其產品特征:干茶條索清晰,色澤黃褐顯毫,茶湯橙黃明亮,通透有光澤,口感純正、香甜醇厚,葉底飽滿油潤,經久耐泡,開水沖泡或茶壺燜煮均可。
安康富硒黑茶,隨著夏秋茶利用率的提升,安康部分地區也開始生產黑茶,主要以黑毛茶和茯茶為主,黑毛茶作為緊壓茶原料銷往湖南、湖北、四川等??;安康富硒茯茶與涇渭茯茶不同,采用散茶發花工藝,形成了葉葉金花的外形特質,湯色紅潤,香氣悠長,滋味醇厚。
秦漢古茶,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安康就已經開始人工栽培茶葉。秦漢時期安康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茶葉生產加工技術,1998年漢陽陵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其地緣與安康茶區最為接近,其茶芽形態、制作工藝與安康茶極其相似。2022年,由安康秦漢古茶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以漢陽陵古代茶葉為標本,組織全國頂級專家利用現代科技恢復創制了“世界最早的茶——安康秦漢古茶”,形成了不殺青、重萎凋、不揉捻、輕發酵、創新酶化的漢代風格茶葉加工工藝,其成品茶的典型品質特征為“金銀鑲間色、清醇甘甜味”。被茶界泰斗、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題詞稱贊為“絲路瑰寶、秦漢古茶”。
一、品牌打造
“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于2018年6月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審定注冊,成為陜西省唯一入選2019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商標由安康市茶業協會持有,負責“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授權管理與授權企業的監督。
2018年8月安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方案》,通過行政推動,大力宣傳和推廣使用“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著力擴大“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使用率和覆蓋面。保留“紫陽富硒茶”與“平利女媧茶”兩個縣域品牌,實行市、縣品牌并行使用,其中:紫陽和平利兩縣茶企自愿按照“市域品牌(‘安康富硒茶’)+縣域品牌(‘紫陽富硒茶’‘平利女媧茶’)+企業品牌”的并行方式或直接采用“安康富硒茶+企業品牌”的方式進行茶產品營銷;其余縣區符合條件企業全部申請使用“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直接采用“安康富硒茶+企業品牌”的方式進行茶產品營銷。利用3-5年時間,將“安康富硒茶”培育成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和全國十大名茶。截止2022年底,全市共有176家茶企獲準使用“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實現全市了SC認證茶企全覆蓋。
安康富硒茶2020 參評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便以29.94億元位列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百強榜第20位,陜西省第一。2021年,安康富硒茶品牌價值35.16億元,再次位列第20位。2022年,安康富硒茶品牌價值再次提升至39.6億元,連續三年入圍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強,陜西第一。
2022年由安康市委市政府統籌規劃,市農業農村部門委托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制定了“安康富硒茶”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規劃圍繞安康悠久的歷史文脈、優異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茶品品質,進一步探索差異化、特色化和品質化的發展路徑,凝練出“安康富硒茶、常飲常安康”的品牌口號,同步創意品牌Logo、品牌主形象色彩、品牌輔助圖形等核心內容,形成了價值體系、符號體系、產品體系、渠道體系、傳播體系和戰略保障“六大體系”。
在全市大力推動下,“安康富硒茶”2021年獲評“最具品牌經營力”茶葉區域公用品牌,被中國綠色農業聯盟評為“2020全國綠色農業十佳茶葉地標品牌”,入選農業農村部《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1年度陜西省農業品牌目錄》、中國茶葉博物館名茶庫,榮獲阿聯酋迪拜世博會“寶船獎金獎”等多項國內國際大獎。此外,“安康富硒茶”先后登上西安地鐵四號線、咸陽公交主線路,在北京茶博會、四川茶博會、國際(杭州)茶博會、西安茶博會和楊凌農高會等系列展會活動中收獲廣泛好評。安康市還通過開展手工制茶技能大賽、名優茶評選、茶藝大賽、短視頻大賽、直播帶貨等系列活動,推動“安康富硒茶”品牌認知度和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
本文資料由安康市農業農村局提供